對於正在研究通訊產業或準備投資台股的人來說,波若威(股票代碼:3163)這家公司絕對值得認識。
但很多人會問:「波若威到底是做什麼的?」簡單來說,它是台灣最大規模的光纖被動元件代工廠,服務全球 5G、FTTx 與雲端資料中心客戶。
近年更因成功打入 NVIDIA 矽光子供應鏈而備受市場矚目。
本篇文章就從「波若威做什麼」這個問題出發,帶你拆解它的產品線、應用場景、國際佈局與未來發展動向。
波若威是做什麼的?
波若威科技成立於 1998 年,總部設於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光纖通訊 OEM/ODM 製造商。
公司以設計代工為核心,提供光纖主動與被動元件、模組與次系統,產品涵蓋波長分合、訊號分配、訊號放大與光纖連接等應用。
目前波若威在台灣、中國中山與菲律賓皆設有生產基地,採多地佈局降低生產風險,同時可快速對應歐美與亞洲市場需求。
四大產品線與對應應用場景
波若威的營收來自四大產品線,涵蓋光通訊核心元件,依據功能與應用可區分如下:
類別 | 簡稱 | 營收比重(2024) | 主要應用 |
---|---|---|---|
光波長分合產品 | WDM | 29% | 5G 基地台、都會光網 |
光能量分合產品 | Branch | 30% | FTTx、PON 架構 |
光能量放大產品 | AMP | 5% | 資料中心長距傳輸 |
光纖連接產品 | OIN | 36% | AI 伺服器、CATV、高速影像傳輸 |
重點產品舉例
- WDM 模組(AWG、濾片式):支援多波長合併傳輸,是 5G 與 Metro 網路的骨幹。
- Branch 分歧器:可將光訊號分配給多戶使用,是 FTTx 與數位電視的重要元件。
- AMP 放大器:提升訊號傳輸距離,用於雲端與跨區骨幹。
- 100G 主動光纖與連接器模組: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與機房高速互連,特別是 AI 用伺服器需求日增。
全球市場與產能布局
波若威是一間出口導向型企業,2024 年市場營收分布如下:
- 亞洲:46%
- 美洲:41%
- 歐洲:12%
由於終端客戶多為跨國電信商與雲端資料中心建設商,公司需具備快速交期與高客製彈性。
透過多據點生產模式,波若威具備調整產線、就近服務客戶的靈活能力。
進軍 AI 與資料中心的高速連接應用
2025 年以來,波若威將重心轉向高階光連接市場,包含:
1.6T 與 CPO(共封裝光學)模組開發
- 成為 NVIDIA GTC 指定的 CPO 生態系供應商
- 開發中的 Fiber Harness、Jumper Cable 模組鎖定北美雲端業者
- 預計 2025 年下半年驗證完成,於 2026 年量產
這些模組將用於支援 800G/1.6T 高速連接,為 AI 大型模型訓練所需的高速資料交換提供穩定光纖通道。
財務狀況與挑戰因素
波若威近年營收受景氣循環與電信資本支出放緩影響明顯:
- 2024 合併營收為 NT$19.41 億,年減 30%
- 2025 年 Q2 營收回升至 NT$5.38 億(年增 17.2%),但受匯損拖累略虧損 EPS -0.07 元
- 毛利率約 17%,主要反映 OEM 性質與定價壓力,需靠高階產品占比拉升改善結構
波若威的競爭對手與優劣勢分析
主要競爭者
分類 | 廠商 |
---|---|
國內同業 | 上詮光電、連訊 |
國際大廠 | Acacia (Cisco)、Lumentum、Amphenol、II-VI |
中國競爭者 | 中天、長飛等,具規模與低價優勢 |
波若威的核心優勢
- 完整產品線:WDM、Branch、AMP、OIN 一站式供應能力強
- 製程彈性與客製化能力高:可快速導入客戶專案需求(如矽光子組件、光纖套件)
- 全球區域布局分散:能有效因應匯率與貿易政策波動
結論:波若威未來是否值得關注?
如果你正在觀察光通訊產業或關注 AI 基礎建設,波若威(3163)絕對是關鍵名單之一。
它雖是傳統 OEM 廠,但透過轉型投入高階光連接與矽光子模組開發,正在爭取進入北美雲端市場的核心供應鏈。
投資一定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保證獲利。投資人應自行評估風險,並依個人財務狀況與投資目標審慎決策,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