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和區塊鏈的結合,被視為 Web3 的下一個爆點。近期,以 Google 捐贈的 A2A 協議 為基礎,以太坊社群提出了全新標準 ERC-8004。這項標準要幫 AI 代理(AI Agents) 建立去中心化的身份、聲譽與驗證機制,讓它們能在鏈上安全互動,不必依賴傳統中心化平台。ERC-8004 可能是 AI 與 Web3 經濟融合的關鍵起點。
ERC-8004 是什麼?
ERC-8004 是以太坊(Ethereum)區塊鏈上的一項新提案標準,也被稱為「Trustless Agents」(無信任代理)。
它在 Google 捐贈的 Agent-to-Agent(A2A)協議 基礎上擴展,加入了關鍵的「信任層」,使不同組織之間的自主 AI 代理(Agents)能夠在 沒有預先建立信任的情況下,安全地發現、選擇並互動。
ERC-8004 的核心設計,是三個輕量級的鏈上註冊系統:
- 身份登記(Identity Registry):提供代理的不可篡改身份認證,確保每個 AI 代理具備 可攜帶、不可審查 的鏈上身份。
- 聲譽登記(Reputation Registry):記錄並發布代理之間的互評與工作紀錄,建立 可信賴的聲譽系統。
- 驗證登記(Validation Registry):允許第三方透過 質押(Staking) 或 密碼學證明(Cryptographic Proof) 對代理完成的任務進行驗證,確保結果真實可信。
透過這三層架構,ERC-8004 讓 AI 代理能夠跨越組織邊界協作,並且以 以太坊的分散式帳本作為信任基礎,免除傳統中介角色,建立一個 分散、透明且可驗證的自主代理經濟環境。
複雜的邏輯(如 AI 運算、評分系統和數據存儲)則可放在鏈下執行,以保持鏈上記錄的 輕量化與透明性。
目前ERC-8004 已有多個知名組織與開發者參與制定,正處於 公眾討論與測試階段,被認為是未來 Web3 與 AI 自主代理生態的關鍵基礎設施。
為什麼需要 ERC-8004?
ERC-8004 的需求來自於未來 AI 代理經濟的發展,而傳統缺乏一個通用且去中心化的信任基礎,使得 AI 代理之間難以安全、可信地互動和交易。
主要原因包括:
- AI代理間缺乏身份認證與信譽分數,使得跨平台合作困難且有風險。
- 傳統機制需依賴中心化中介機構作擔保,成本高且存在信任瓶頸。
- AI代理服務需鏈上身份登記以保障唯一性與可攜帶性,聲譽系統以評價可信度,驗證系統則確保交易的真實完成與資金安全。
ERC-8004 提供一套跨組織、跨平台、無需互信的「通用語言」和智能合約機制,讓 AI 代理經濟能規模化發展。Google、以太坊等巨頭合作推動該標準,推動 Web2 與 Web3 整合,打造去中心化且可擴展的 AI 自主代理網絡。
ERC-8004 是讓 AI 代理經濟能安全無信任運行的底層基礎設施,解決了身份、信譽與支付三大核心問題,推動未來智能代理間的自由協作與交易,成為機器經濟的關鍵。
ERC-8004 應用場景有哪些?
ERC-8004 可應用於多種 AI 代理相關場景,讓機器能自主協作、管理信譽並完成任務,推動 Web3 + AI 經濟全面融合。主要包含以下幾類:
ERC-8004 應用場景表
應用場景 | 說明 |
---|---|
自主 AI 協作代理 | 多個 AI 無需預先信任即可跨平台協作與任務分工,適用於跨組織任務、API 整合與資料交換等。 |
去中心化 AI 經濟 | AI 代理可發行資產、營運與自主交易,支援代幣化服務與智能合約驅動的 Web3 商業模型。 |
AI 驗證與信譽管理 | 建立聲譽系統與第三方驗證機制,應用於醫療診斷、金融分析等需高度可信度的場景。 |
身份與人格識別 | 鏈上身份註冊機制,確保每個 AI 代理唯一、不可篡改,支援虛擬人、機器人與多平台共通識別。 |
任務規劃與自動執行 | AI 根據智能合約條件執行多步驟工作流,應用於供應鏈管理、財務控制、客服自動化等。 |
元宇宙與 XR 實境應用 | AI 驅動虛擬代言人、智能 NPC 與 3D 環境互動,增強沉浸式體驗與內容生成。 |
AI 基礎設施服務 | 為 AI 代理提供部署、協調、監控等運行框架,是實現可信任 AI 協作的技術底座。 |
ERC‑8004 為 AI 代理打開了跨平台協作與去中心化運行的大門,從身份到驗證,為未來 Web3 + AI 應用建立穩固基礎。隨著標準逐步完善,預期將廣泛應用於醫療、金融、元宇宙等核心場景。
ERC‑8004 與其他區塊鏈標準有什麼不同?
在以太坊生態中,已有多種 ERC 標準被廣泛應用,如 ERC‑20、ERC‑721、ERC‑1155 等。而 ERC‑8004 則聚焦在「自主 AI 代理」之間的信任交互與協作,填補了現有標準在智能代理身份與聲譽建立上的空白。
以下是 ERC‑8004 與其他主流 ERC 標準的比較:
標準 | 核心用途 | 技術重點 | 適用場景 |
---|---|---|---|
ERC‑8004 | 去中心化 AI 代理身份與信任系統 | 身份認證、聲譽評價、任務驗證 | AI 代理經濟、自主代理協作、機器經濟 |
ERC‑20 | 同質化代幣(如 USDT、DAI) | 代幣發行、轉帳、互通性 | 穩定幣、治理代幣、DeFi |
ERC‑721 | 非同質化代幣(NFT) | 唯一性資產、不可分割性 | 藝術品、收藏品、NFT市場 |
ERC‑1155 | 混合型資產標準 | 同時支援 Fungible / NFT | 遊戲、虛擬資產、效能優化 |
ERC‑8004 不是設計來發幣或交易資產,而是打造一個適用於 AI 代理協作的信任底層標準。它的出現讓機器之間也能透過以太坊建立「身份 + 聲譽 + 驗證」的三位一體系統,成為未來 Web3 + AI 深度整合的重要基石。
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ERC‑8004 的下一步會是什麼?
ERC-8004 正在由 Google 與以太坊推動,透過 NFT 建立 AI 代理身份標準,未來將廣泛應用於金融、醫療、元宇宙等領域,是 Web3 與 AI 結合的關鍵突破。
發展現況
ERC-8004 於 2025 年 8 月提出,迅速成為區塊鏈與 AI 社群的關注焦點。該標準將 NFT 作為自主 AI 代理的唯一鏈上標識符,支援 AI 系統和去中心化應用(dApp)基於 NFT 身份安全運行。
Google 與以太坊基金會等科技巨頭積極推動該標準,背後有大型資金支持與政策關注,凸顯其戰略地位。在以太坊生態中,資產代幣化與 NFT 應用持續創新突破,ERC-8004 被視為推動 AI 代理經濟的重要基石。
未來展望
ERC-8004 有望推動 AI 代理經濟規模化與生態共建,讓 AI 代理之間能夠無需信任地協作並完成複雜任務流程。
隨著智能合約與鏈下運算(Off-chain computation)技術提升,將促進更多實際應用場景落地:
- 醫療診斷
- 金融服務
- 供應鏈管理
- 元宇宙 AI 互動
ERC-8004 將成為 Web3 與 AI 深度融合的基礎設施,催生自主運行的數位代理與智能代理市場,打造全新型態的去中心化機器經濟生態系統。
總結:ERC‑8004 開起自主 AI 代理與 Web3 整合的開始
ERC‑8004 的誕生,象徵區塊鏈與 AI 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它透過鏈上身份、聲譽評價與任務驗證三大機制,為自主 AI 代理建立可信的去中心化互動基礎,破解多代理系統中的信任與協作難題。
隨著 AI 技術日益成熟,ERC‑8004 有望成為 Web3 智能代理經濟的關鍵支柱,應用場景涵蓋元宇宙、醫療、金融與供應鏈等領域,推動 AI 從輔助走向自主。未來也將結合智能合約、ZK 驗證與鏈下運算等技術,在 Google、Ethereum 等巨頭推動下邁向商業化與生態規模化。
ERC‑8004 是 Web3 + AI 的關鍵基礎,值得技術圈與投資界密切關注。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金融產品推薦。投資市場波動風險高,請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必要時請諮詢合格之專業顧問。投資盈虧須自行承擔,本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看懂市場,才配在市場獲利。 追蹤 股神GOD,掌握真正的投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