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資卻不知道怎麼開始?這篇股票入門知識一次整理了股票的基本觀念、優缺點分析、學習管道推薦等資訊。
什麼是股票?要多少錢才能開始?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新手快跟著我們一起踏出投資的第一步!
投資股票入門懶人包
什麼是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為了籌集資金而向投資者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投資者對該企業的一部分所有權。
購買股票後投資者成為公司的股東,可以分享企業的成長利潤,透過股價上漲賺取差價,或透過公司分派的股息獲得收益。
延伸閱讀:【100+股票術語大全】投資新手需要知道的股市名詞懶人包
為什麼要投資股票?優缺點分析
選擇投資股票的關鍵在於「用錢去幫你賺錢」,想提早達成夢想,只靠存錢太慢,所以大家才開始讓資金為自己工作。
學會讓錢替你賺錢,才能真正享受複利滾動的力量,而股票市場正是能夠實踐這個觀念的管道之一。
股票投資優點
- 股票平均年收益率約在 8-10%,可累積財富。
- 定期獲得被動收入來源。
- 可在交易市場自由買賣,資金流動方便。
- 種類多,可選擇產業或風險偏好的標的。
- 門檻較低,小資金投資也能入市。
- 有抗通膨能力
股票投資缺點
- 市場波動大,有漲有跌,風險較高。
- 回報不保證,不一定每年都有獲利。
- 想獲利需要耐心和時間。
- 若不了解市場風險,可能導致重大虧損。
- 市場波動大,導致心理壓力較大。
5 大基礎股票入門知識
1. 股票代碼
股票代碼的作用主要是方便投資人看盤時快速辨識個股:
- 台灣股市:代碼多以數字組成,例如大家熟知的台積電代碼為 2330
- 美國市場:則遍以英文縮寫表示,如蘋果為 AAPL。
2. 股票價格
看盤畫面上的股票單價,其實就是每股的成交價格。這個價格來自市場買賣雙方的出價交集,就像即時喊價一樣。
不同於房地產必須透過仲介撮合,股票則是由證交所的電腦系統快速撮合,瞬間就能完成交易。
3. 股票交易時間
股票市場並不是全天候開放,而是有固定的交易時段,下面以台灣舉例股票交易時間:
- 常規交易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3:30
- 盤後定價交易:週一至週五 14:00-14:30
- 零股盤後交易:週一至週五 13:40-14:30
延伸閱讀:【零股交易時間全攻略】盤中零股交易時間、盤後交易與優缺點解析
4. 股票買賣單位
在台灣股市中,證券商主要提供兩種股票買賣方式:
- 整張交易(個股):傳統上以「1 張」為單位,一張等於 1,000 股。
- 零股交易:自 2020 年 10 月起,開放投資人在盤中以 1-999 股的數量進行零股買賣。
*需要注意的是,盤中零股僅能透過電子下單,且未成交的委託不會自動延續至盤後的零股交易時段。
5. 台灣股市類型「上市、上興、興櫃」
台灣股市大致分成「上市、上櫃、興櫃」三種市場,差別主要在公司規模大小。
簡單來說:上市公司的資本額門檻最高,上櫃其次,興櫃最低。興櫃公司如果達到資格,就能一步步升級到上櫃或上市。
需要上市和上櫃股票有 10% 漲跌幅限制,但興櫃股票沒有,所以價格可能大起大落。雖然興櫃有機會遇到具爆發力的公司,但風險更高。
3 個常見股票投資入門商品
1. 個股
投資個股就是直接購買某一家公司的股票,這類投資方式就像在餐廳單點,投資人能依照喜好自由挑選標的。
個股投資通常需要花時間做功課,研究公司的基本面、產業趨勢與市場狀況,因此較適合有興趣並願意投入時間的人。
股票優點 | 股票缺點 |
---|---|
• 個股種類多,可自由挑選。 • 只需負擔手續費與交易稅,沒有額外費用。 • 只要有證券戶,就能馬上透過券商或交易平台進行買賣。 | • 股價波動較大,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 • 資金集中在單一公司,難以分散風險。 |
2. 指數股票型基金(ETF)
ETF 的全名是 Exchange Traded Fund,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指數變成基金,讓大家能在股市裡直接買賣。
舉例來說:在餐廳裡「個股」就像單點,而「ETF」則是投信公司幫你配好的套餐,一次就能吃到多種股票。
ETF優點 | ETF缺點 |
---|---|
• 一次持有多檔標的,能有效分散風險。 • 交易成本低,適合長期投資。 • 種類多元,選擇彈性大。 | • 可能納入表現不佳的公司,拖累整體績效。 • 無法避免系統性風險(如戰爭、天災)。 • 不適合頻繁操作,交易成本易侵蝕獲利。 |
3. 共同基金
基金投資是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人代為挑選股票,投資人只需透過基金平台買賣即可。
能省下自行研究與分析的時間,將操作交給專業人士處理。
基金優點 | 基金缺點 |
---|---|
• 由專業經理人操作,省去自行研究時間。 • 同時持有多種標的,具備分散風險優勢。 | • 管理成本較高,壓縮獲利空間。 • 專業代操仍無法保證報酬。 |
股票是怎麼賺錢的?
股票投資的主要獲利來源有兩種:
- 價差收益:以較低價格買進,待股價上漲後賣出,賺取差額。
- 股息收入:公司獲利時,將部分盈餘分配給股東,形成穩定現金流。
也有部分公司會將年度或季度的部分盈餘分配給股東,這種回饋稱為「股利」,主要分為兩種形式:
- 現金股利:直接發放現金給股東,俗稱「除息」。
- 股票股利:以新增股票配給股東,俗稱「除權」。
投資新手經常會以為領到股票配息就等於賺錢,但股票在「除權息」後股價會同步下跌。如果之後價格沒有回到除權息前的水準,投資人就沒有真正獲利。
只有當股價後續回升,也就是所謂的「填權息」,才算是真的把股利賺到手。
怎麼知道一支股票是賺還是虧?
投資時想知道一支股票有沒有賺到錢,可以用下面的 2 個公式來計算:
- 股票成本公式:(買進股價 × 股數)+(買進股價 × 股數 × 0.001425 × 2)+(買進股價 × 股數 × 0.003)
- 股票獲利公式:(賣出股價 - 買進股價)× 股數-總成本
還是覺得很難嗎?沒關係!下面我們直接舉例跟大家解釋:
股神小學堂
假設陳先生以每股 20 元買進 5 張 A 股票,之後又以每股 30 元賣出,那麼陳先生的這筆交易該如何計算實際獲利呢?
• 買進金額:20元x5張x1,000股=100,000元
• 手續費:100,000元x0.001425x2=285元
• 交易稅:100,000元x0.003=300元
• 賣出金額:30元x5張x1,000股=150,000元
這筆交易中,A 股票的價差獲利是 50,000 元,不過還要扣掉 285 元的手續費和 300 元的交易稅,所以陳先生最後實際拿到手的金額是 49,415 元。
延伸閱讀:K線是什麼?48 種 K 線型態介紹|K 線怎麼看與漲跌判斷入門!
買股票教學:新手如何買股票?開戶到下單一般流程
開戶流程
- 選擇適合的券商:比較手續費優惠、交易平台操作便利和客服等。
- 準備證件及資料:一般需要身分證、第二證件、銀行帳戶等。
- 線上或臨櫃開戶:現在多券商支持線上開戶,免去跑櫃臺麻煩。
- 完成資料填寫和簽署電子契約,開通電子下單權限。
下單流程
- 登入證券交易平台或 APP。
- 搜尋股票代號或名稱,加入自選股便於管理。
- 選擇整股(1000 股一張)或零股(1股起)買入。
- 設定下單價格(限價、市價等)及數量。
- 送出委託,交易撮合後成交。
- 成交後於 T+2 個工作日內,將資金匯入交割銀行帳戶,完成交割。
交易注意事項
- 成交後兩個工作日內必須準備好交割款,否則會有違約交割風險。
- 確認下單價格、股票及數量,避免操作錯誤。
- 了解不同價格類型及交易時間,掌握交易規則。
新手股票入門金額是多少?
建議新手一開始不用投入過多資金,而是透過零股、小額方式慢慢嘗試,逐步累積經驗。
2020 年 10 月起台灣就開放了盤中零股交易,投資人可以自由選擇買進 1-999 股。代表就算手上只有幾千元也能參與股市!
意思就是,假設股價是 50 元,你只需要準備 500 元就能買 10 股,讓投資更有彈性。
股票入門推薦學習管道
剛開始投資股票,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學習!下面整理了三個不錯的學習管道,推薦給大家參考。
1. Youtube
現在 YouTube 上有很多財經投資的頻道,新手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風格來追蹤,邊看邊學不同的投資方法。
對於股票入門者來說,從 YouTube 學習的最大優勢是「即時、免費、簡單易懂」,可以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投資邏輯與策略。
2. 股票書籍
新手想學投資,其實書店裡就有很多理財書可以當起點,幫助你快速了解各種投資方法和工具,還能打好理財觀念的根基。
看書能拓展眼界,有些書店有時舉辦講座或研討會,從不同角度吸收經驗、和其他投資人交流,讓你的能力持續提升,走得更穩、更遠。
3. 專業投資部落客
在投資學習的路上,也可以試試善用資源去追蹤知名投資部落格,這些平台由專業投資人經營,內容不斷更新,能讓你保持知識新鮮度。
無論透過哪種管道學習投資,注意都別盲從他人的推薦,唯有培養自己的判斷力,才能做出真正適合自己的投資決策。
股票入門常見問題
Q1:股票是什麼?
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權憑證,買股票等於擁有公司的一部分,可以分享公司的盈餘與資產增值。
Q2:股票如何賺錢?
主要靠兩種方式:股價差價(低買高賣)、股息收益(公司分配利潤給股東)
Q3:股票投資有哪些風險?
股票價格波動大,可能會有虧損風險,如果不了解市場風險,可能導致重大虧損,也有可能導致心理壓力較大。
Q4:新手買股票最低金額是多少?
新手一開始不用投入過多資金,而是透過零股、小額方式慢慢嘗試。零股交易門檻較低,只需幾百元就可開始投資!
Q5:怎樣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
可依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度及市場趨勢,挑選公司股票或ETF。ETF 適合沒時間研究個股的新手,風險較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