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看財經新聞,應該不難注意到「寬量國際(QIC)」這個名字。
這家公司雖然不像會計師事務所或券商那麼常見,但它在台灣資本市場裡的角色非常關鍵。
寬量國際專門協助企業提升股東價值、與外資建立連結、並優化公司治理與ESG策略。
簡單來說,QIC 就像企業的「價值教練」,幫公司在國際投資人眼中變得更有吸引力。
尤其近年隨著 AI、半導體與綠色能源崛起,QIC 的「CEO Week」活動更成為外資了解台灣中小企業的熱門窗口。
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寬量國際是做什麼的、如何運作、以及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主與投資人都在關注它。
寬量國際是什麼?

寬量國際股份有限公司(Quantum International Corp,簡稱 QIC)成立於 2012 年,總部位於台北。
它不是一般的投資銀行,也不是券商,而是一家以「提升企業股東價值」為核心的獨立財務顧問公司。
QIC 的服務聚焦於三個方向:
- 幫企業分析財務結構、優化股東組成
- 提供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策略建議
- 協助企業進行與外資的溝通與媒合
這家公司在過去十多年裡,持續與證交所、公司治理協會、外資機構合作,讓台灣的中小企業有更多機會在國際舞台被看見。
QIC 為什麼重要?
台灣有許多具實力的中小企業,但過去常因曝光不足、溝通不透明或 ESG 缺乏完整規劃,而無法被外資看見。而 QIC 的出現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創辦人李鴻基指出,QIC 的核心理念是讓企業「不只是營收成長,更要股東價值成長」,這意味著從公司治理、財務透明度到與投資人互動都必須優化。
QIC CEO Week:外資認識台灣企業的橋樑

每年舉辦的 QIC CEO Week 是寬量國際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也是外資了解台灣企業的重點平台。
在這個活動中,QIC 會邀請數十家具有成長潛力的台灣上市櫃公司與國際投資人面對面交流,內容涵蓋 AI、半導體、生技醫療、綠能與新經濟產業。
今年(2025 年)於香港舉行的第 18 屆 QIC CEO Week,就吸引了超過 20 兆美元國際機構資金參與,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參與企業有哪些?
活動中共計有 34 家台灣企業受邀,包括:
| 類別 | 受邀台灣企業 |
|---|---|
| 半導體供應鏈 | 臻鼎-KY(4958) 志聖(2467) 鈺祥(未上市) 巧新(1563) 格棋(未上市) 長科(6548) 微程式(7721) 巨漢(6903) |
| AI基礎建設與硬體製造 | 雲豹能源(6869) 新光鋼(2031) 廣宇(2328) 融程電(3416) 格斯科技(6940) 原見精機(未上市) 稜研科技(7812) |
| 金融科技與新創 | 智通科創(8932) GOGOLOOK(6902) BBTruck(未上市) |
| 生技製藥 | 圓祥(6945) 寶泰生醫(7850) 安麗璽榮(未上市) 衛利生物科技(未上市) |
| 成衣製造 | 廣越(4438) |
| 線上會議參加企業(含多元產業) | 中傑-KY(6965) 農林(2913) 富邦金(2881) 藥華藥(6446) 南寶(4766) 三陽(2206) 群創(3481) 穩懋(3105) 萬泰科(6190) 潮網(未上市) 國電南自(600268) |
這些企業在 QIC 的安排下,與國際投資人直接溝通營運方向、財務策略與 ESG 目標,讓外資能更全面了解台灣市場潛力。
企業實例
以智通(8932)來說,它受邀參加「第 18 屆 QIC CEO Week」在香港舉辦的法人說明會,分享公司營運概況與成長策略。
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助於建立品牌信任,也讓外資能以更長期的角度看待企業。
QIC 與 ESG:從短期營收走向長期價值
QIC 認為,企業價值的提升不僅來自獲利能力,也包含資本效率、ESG 管理與投資人溝通。
2025 年 QIC 與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合辦「迎接證交所提升企業價值計畫」研討會,吸引超過 200 家上市櫃公司參與。
在會中,QIC 強調:
- 僅約 20% 台灣企業的資本回報率(ROIC)高於資金成本(WACC)
- ESG 不只是形象,更是吸引外資的重要指標
- 投資人重視的是「企業的長期策略與執行藍圖」
寬量國際與外資的關係:讓台灣中小企業被世界看見
寬量國際在外資圈的影響力不斷提升。QIC 的研究指出,台股前 20 大外資股東中,有超過一半投資中小型股。
這代表外資並非只看大型公司,也重視具潛力的中小企業。
QIC 的任務正是協助這些企業用國際投資語言講好自己的故事,從治理結構到永續策略,建立外資信任。
這也是為什麼 QIC CEO Week 能連年擴大,成為「台灣企業走向國際的門票」。
結論:寬量國際成為企業與外資的關鍵連結者
寬量國際(QIC)在台灣資本市場扮演的角色,已超越傳統財務顧問。
它讓企業從「被動等待投資」轉為「主動創造價值」,透過 CEO Week、ESG 計畫與長期策略輔導,幫助企業在國際舞台上展現真正的潛力。
對企業主而言,QIC 的出現意味著有機會被全球投資人看見;對投資人而言,QIC 提供了一個可靠的窗口,認識那些尚未被市場充分發掘的台灣中小企業。
免責聲明
本文所載資訊僅供一般參考與認知分享之用,內容取材自公開資料與媒體報導,並非針對特定公司之投資建議或財務意見。
寬量國際(QIC)與其合作活動(如 CEO Week)介紹,旨在協助讀者了解其在台灣資本市場的角色與趨勢觀察,並不構成任何形式之推介或背書。
若涉及投資決策,建議讀者仍應審慎評估個人風險承受度,並諮詢專業財務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