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C是什麼?帶你了解金融與科技業最重視的驗證制度

KYC是什麼?帶你了解金融與科技業最重視的驗證制度
文章目錄

你是否曾經在開戶、申請支付App或加密貨幣交易所時,被要求「上傳身分證件、自拍照、地址證明」?

這其實就是金融機構在進行的 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戶) 驗證程序。

KYC是全球金融業的核心制度,用來確認客戶真實身份、降低詐欺與洗錢風險。

除了銀行外,如今許多金融科技公司、虛擬貨幣平台,甚至企業防詐系統都將KYC納入流程。

接下來,我們就從KYC的起源、流程與實際應用開始,一起了解這個制度為什麼能成為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吧!

KYC是什麼?

KYC 全名為 Know Your Customer,中文稱為「了解你的客戶」,最早源自 1998 年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提出的《防止犯罪分子利用銀行系統洗錢聲明》。

這項制度要求金融機構在提供任何服務前,都必須確認客戶身份與交易目的,以防止洗錢、資助恐怖活動或詐騙行為。

KYC制度是反洗錢(AML, Anti-Money Laundering)的核心之一,要求銀行或金融平台在開戶、匯款或大額交易時,進行身分核實與風險評估。

例如:

  • 確認客戶姓名、地址與身分證件是否屬實
  • 檢查是否為高風險國家或政治人物(PEP)
  • 監控可疑交易與異常金流

這些檢查看似繁瑣,但卻是金融市場保持透明與安全的關鍵。

KYC的主要流程

KYC的主要流程
KYC的主要流程

一般KYC流程會依客戶類型不同而略有差異,但核心步驟包含:

流程階段說明
資料蒐集金融機構收集客戶基本資料、證件影本、聯絡方式。
身分驗證系統透過OCR、AI或人工審查比對,確認身分真實性。
風險評估根據客戶來源國、職業與交易金額設定風險等級。
持續監控對既有客戶的交易行為進行長期追蹤與異常通報。
KYC 流程表

*這套制度不僅應用於銀行,也廣泛延伸至虛擬貨幣、電商支付與跨境金融平台。

KYC在金融與防詐領域的應用

隨著數位轉型加速,KYC 已不再是「銀行限定」的流程。

它正逐漸滲透進每個與金流、帳戶、數據有關的產業中。

在金融業中,KYC被用於開戶、貸款、跨境轉帳、虛擬帳戶審核等;在數位平台與電信領域,則成為防詐系統的重要一環,用來識別假帳號或異常使用行為。

智通(Wiselink, 8932)為例,其旗下軟體開發公司 GLN(Global Link Network) 自主研發的 FraudEyes 平台,結合 KYC分析與AI防詐模型,能同時偵測可疑用戶行為與身份風險。

該系統已與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政府與電信商洽談合作,用於國家級防詐計畫。

GLN 與 KYC 的整合實例

智通GLN 的防詐系統不只服務金融業,也與 CDNetworks 等國際雲端服務商合作,提供馬來西亞商業銀行整合式數位防詐解決方案。

這套架構透過KYC驗證、AI比對與FraudEyes模組,能同時過濾詐騙帳戶與可疑金流來源,協助銀行在更早階段阻擋風險。

KYC與客戶盡職調查(CDD、EDD)的差別

KYC、CDD、EDD 差別
KYC、CDD、EDD 差別

KYC是整個「客戶審查制度」的起點,而更深入的檢核則是 CDD(Customer Due Diligence, 客戶盡職調查)EDD(Enhanced Due Diligence, 加強盡職調查)

類型說明適用對象
KYC確認客戶身份與基本資料所有新客戶
CDD分析交易目的、風險來源、財務背景一般客戶與中風險群
EDD針對高風險客戶(政治人物、境外法人等)進行深入審查高風險客戶或異常交易者
KYC、CDD、EDD 差別

這三者互相關聯,共同構成了「反洗錢與防詐的三道防線」。

金融機構會依據風險等級,定期更新與重審現有客戶資料,以維持資料準確度與合規性。

結論:KYC是金融的安全基礎

從銀行到金融科技公司,KYC制度已經不再只是防洗錢的工具,而是整個數位金融生態的安全基礎。

它確保每一筆交易、每一個帳戶背後的使用者都是真實且可信的,讓整個金融市場更透明、更安全。

像智通GLN這類結合KYC與AI防詐的解決方案,正是未來趨勢的縮影;企業不只要防止詐騙,更要建立長期的用戶信任與資料安全架構。

免責聲明
本篇內容僅供讀者瞭解 KYC(了解你的客戶)制度與相關防詐應用趨勢之參考,所涉案例、技術與公司資訊,皆來自公開來源整理,僅作為一般知識性分享用途。
文中提及之金融制度或防詐工具,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法律意見或商業推薦。

延伸閱讀

有問題?想法?或需要協助?

股神God 團隊隨時準備好回應您的需求,無論是投資疑問、平台操作還是合作洽談,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

聯絡我們股神God: 台股、美股、ETF、虛擬貨幣、黃金原油投資指南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