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怎麼看?一間公司賺不賺錢?用白話教你看懂 3 大財務報表!

財報怎麼看?一間公司賺不賺錢?用白話教你看懂 3 大財務報表!
文章目錄

「財報怎麼看?」是很多投資人心中最大的疑問!每次打開財務報表,滿滿的數字、看不懂的專有名詞是不是都讓你根本不想再看下去?

本文將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看懂三大財務報表+五個新手必看報表指標,讓你在以後的投資路上更順利!

為什麼要學財報怎麼看?

學會看財報,對投資人和經營者來說都非常重要!對投資人而言財報就像是一台 X 光機,能幫你看穿公司的內部狀況,賺不賺錢、值不值得把錢投進去,不用只靠感覺猜。

對公司經營者來說,財報能幫助掌握公司的運作狀況,看看錢花在哪裡、有沒有控制好成本,資源是不是有被用在刀口上。

財報怎麼看

財報怎麼看?「3 大財務報表+報表意思」簡單說明

1. 資產負債表(看一間公司穩不穩定)

資產負債表是拿來看一間公司「穩不穩」的財報,它可以告訴你這家公司擁有什麼(資產)、欠了多少(負債)、還剩下什麼(股東權益)。

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總額」可以看出公司規模,「負債比率」則能判斷公司是否過度舉債,而「流動比率」則是評估公司短期還債能力的關鍵指標。

股神小學堂

資產負債表公式 ➜ 資產 = 負債 + 權益

舉例:買房子時,用貸款(負債)加上自己出的頭期款(權益),合起來就是房子的總價值(資產)。

如果一間公司的負債比率低於 50%,通常代表它的財務結構比較健康,還債壓力不會太大。

而如果流動比率大於 1,表示公司手上的短期資產夠用來還短期債務,短期內基本上不太會出問題。

2. 損益表(看一間公司賺不賺錢)

損益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讓你快速判斷一間公司有沒有在賺錢。當一家企業稅後淨利為正,代表公司正在賺錢,如果企業淨利為負,代表公司正在賠錢。

它記錄的是「一定期間內」的經營成果,像是一季或一年公司賣東西賺了多少(營收)、扣掉成本後剩多少(毛利)、再扣掉營運開銷後的營業利益,最後就是真正賺到的金額(稅後淨利)。

財報怎麼看

股神小學堂

看損益表的時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營收是否持續成長」、「毛利率有沒有維持水準」、「營業利益是否轉正」,這些都能反映公司經營狀況是否穩定。

特別是「稅後淨利」這一項,如果過去虧損、現在轉虧為盈,通常代表公司體質有改善。

3. 現金流量表(看一間公司有沒有錢)

現金流量表主要是用來看公司「手頭上到底有沒有錢」的報表,它直接呈現現金的流入與流出,讓你知道公司是真的有錢,還是只是紙上談兵。

在現金流量表中,下面三個指標是最值得關注的重點:

  • 營運現金流:代表「公司本業」能不能自己養活自己,如果持續為正,代表公司資金充沛。
  • 投資現金流:顯示公司是不是在積極擴張或投資新計畫。
  • 籌資現金流:「償還、籌借、發放資金」等行為所發生的現金流,可以視為「本業以外」的現金流。

股神小學堂

如果一間公司長期營運現金流為正,通常就代表它的本業健康,未來比較有能力應付景氣波動或發展新業務,對投資人來說這比帳面上的營收數字更真實可靠。

財報分析新手必看 5 個重點指標

1. EPS(每股盈餘)

➤ 指標對應報表:損益表(EPS 是由稅後淨利計算出來的)

EPS 代表每一股能替投資人賺多少錢,是最直觀的獲利指標。數字愈高,表示公司獲利能力愈強。判斷時,通常會搭配股價一起看「本益比」,才能了解股價是便宜還是過貴。

2.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 指標對應報表:資產負債表(用稅後淨利 ÷ 股東權益計算,股東權益在資產負債表)

ROE 就是股東投進去的錢,管理層能創造多少回報。一般來說,ROE 高於 10% 就算不錯,長期維持這個水準以上,代表公司經營效率佳。

3. 毛利率/營益率

➤ 指標對應報表:損益表(毛利、營業利益都在損益表裡)

毛利率能看出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高毛利通常代表公司有「護城河」,不容易被對手取代。營益率則反映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能否把營收真正轉化為獲利。

4. 負債比率

➤ 指標對應報表:資產負債表(直接由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計算)

負債比率就是公司靠借錢經營的程度。太高的負債比,代表公司槓桿壓力大,景氣一差就可能出問題。通常,負債比低於 50% 較穩健。

5. 自由現金流(FCF)

➤ 指標對應報表:現金流量表(由營運現金流-資本支出計算出來的)

自由現金流代表公司扣掉營運支出後,剩下可以隨意運用的現金。如果自由現金流穩定且為正,代表公司有錢繼續投資、發股利、買庫藏股。

財報公佈時間通常是什麼時候?

上市櫃公司財報的公佈時間通常是一年四次季度財報及每月營收公告。下面是財報公佈時間:

  • 每月營收:每月 10 日前公布上個月的營收。
  • 第一季(Q1)財報:通常在 4 月底之後。
  • 第二季(Q2)財報:通常在 7 月底之後。
  • 第三季(Q3)財報:通常在 10 月底之後。
  • 第四季(Q4)財報&年度財報:通常在隔年 2 月底之後、4 月之前。

如果公司實收資本額達 100 億及金融保險業,其年度財報最晚於 3 月 15 日前完成公布,其他公司則是 4 月 1 日前完成。

財報常見問題

Q1:財報是什麼?

財報全名為「財務報表」,是企業在特定會計期間內,依照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編製,系統性地彙整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文件。就像公司的「成績單」,定期公布,讓大家知道考得好不好。

Q2:財報可以看出什麼?

財報可以看到一間公司從利潤、負債、現金流量到資產的配置等關鍵資訊,幫助投資者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Q3:財報去哪裡看?

公開資訊觀測站、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官網。

Q4:財報公佈時間什麼時候?

第一季(Q1)財報:通常在 4 月底之後。
第二季(Q2)財報:通常在 7 月底之後。
第三季(Q3)財報:通常在 10 月底之後。
第四季(Q4)財報&年度財報:通常在隔年 2 月底之後、4 月之前。

Q5:財報怎麼看一間公司有沒有賺錢?

要判斷公司有沒有賺錢,主要看財務報表中的「損益表」,其中最關鍵的數字是本期損益總額。如果損益總額是正數,表示公司當期有賺錢,如果是負數,就表示虧損。

延伸閱讀:【股票入門知識】新手必讀!0基礎股票教學+常見問題解答

有問題?想法?或需要協助?

股神God 團隊隨時準備好回應您的需求,無論是投資疑問、平台操作還是合作洽談,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

聯絡我們股神God: 台股、美股、ETF、虛擬貨幣、黃金原油投資指南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