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在新聞或股市追蹤中聽過「康霈生技」,但這家公司到底做什麼?
為什麼還沒產品上市,市值就能名列生技前三?這篇文章就來解答大家的疑問,深入解析「康霈生技做什麼」。
接下來,讓我們從康霈的研發策略、產品線到市場定位,全面認識這家話題不斷的新創生技公司。
康霈生技是做什麼的?
康霈生技(股票代碼:6919)是一家專注研發創新新藥的生技公司,特別聚焦在醫美局部減脂與慢性發炎疾病領域。
旗下的核心新藥 CBL-514 為全球首創,透過誘導脂肪細胞自然凋亡達到減脂效果,並進入美國三期臨床階段。
雖然藥品尚未上市,但康霈已靠健康食品建立初步營收,並持續拓展國際授權與研發佈局。
創立背景
康霈生技成立於 2012 年,總部設於新北市汐止區,是台灣少數專注於醫學美容與慢性發炎疾病新藥研發的公司。
康霈的成立初衷,是想透過創新機轉切入過去缺乏有效治療的新藥市場,例如:大範圍非手術減脂與難解的罕見疾病。
康霈並非傳統製藥公司,其願景在於鎖定全球年規模高達百億美元、但仍有未被滿足醫療需求的疾病,建立真正具有市場差異化的新藥產品。
康霈生技的主力產品與研發方向
CBL-514:全球首創的減脂新藥
康霈目前最重要的新藥產品是 CBL-514,一種透過誘導脂肪細胞自然凋亡、精準減脂的注射型藥物。
這款藥物是全球首創,主要應用於以下三大領域:
- 醫美局部減脂(例如腹部、腿部等)
- 橘皮組織(Cellulite)
- 罕病治療(如:Dercum’s Disease)
目前已進入美國 FDA 核准的三期臨床階段,若進展順利,未來有望成為首款「非侵入式全身減脂新藥」。
其他管線與「一藥多用」策略
除了 CBL-514,康霈還同步研發以下三項產品:
藥品代號 | 適應症範圍 | 研發階段 |
---|---|---|
CBA-539 | 色素沉著、美白、抗老化 | 非臨床 |
CBO-012 | 退化性關節炎 | 藥物開發中 |
CBF-520 | 中心型肥胖、脂肪肝 | 非臨床 |
每項新藥皆採用「一藥多適應症」策略,最大化研發投入的價值與市場授權機會。
營運模式與營收來源
由於新藥尚未上市,康霈目前 100% 的營收來自健康食品銷售。
旗下兩款主打產品:「黃金組合甘甘好膠囊」與「綠可孅膠囊」,分別訴求護肝與體脂調控,皆取得台灣衛福部保健食品認證,並由經銷商於台灣市場銷售。
授權與全球布局
未來,康霈的新藥收入將來自於:
- 與跨國藥廠授權合作(例:台灣地區由友華生技代理 CBL-514)
- 出售研發成果獲取里程碑收入與授權金
- 針對不同市場(如美國、中國、東南亞)授權區域銷售
這種「研發主導+授權變現」的營運模式,能讓康霈專注推進藥物開發,同時擴展國際市場影響力。
康霈在生技產業的市場定位
康霈目前尚無上市藥品,卻憑藉獨特的減脂新藥題材,在興櫃時期就曾創下 800 億元市值紀錄,上市後依然穩居生技股前三大。
與現有減脂產品的差異
目前非手術減脂市場多為能量設備(如冷凍、超音波)或 Kybella 類脂溶注射,但都存在適應症狹隘、安全性或療效有限等問題。
康霈的 CBL-514 強調「精準誘導脂肪細胞凋亡」,具備更好的安全性與多部位適用潛力。
拓展到慢性與罕病治療藍海
CBL-514 也被用於少見的竇根氏症,2024 年取得美國 FDA 與歐盟 EMA 的孤兒藥認證與快速審查資格,開啟罕病藍海應用。
康霈生技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康霈的最大挑戰在於研發時程長、投入高、風險大。目前尚未轉盈,2025 年第二季單季虧損約 2.49 億元。
但隨著多項臨床試驗進入關鍵階段,若能取得正面數據與授權合作,營收結構將有機會大幅改變。
公司也持續推動國際曝光,並在 2025 年受邀至世界孤兒藥大會與歐洲糖尿病年會發表成果,展現布局全球市場的積極企圖心。
結論:康霈生技未來是否值得關注?
總結來說,康霈生技雖然目前尚未有藥品上市,但其核心產品 CBL-514 已接近商業化階段,並結合醫美與罕病兩大高成長市場,具有長期潛力。
未來關鍵在於研發能否轉化為實際授權與產品上市,對於關心生技創新、醫美趨勢或新藥市場的投資人與產業觀察者,康霈值得持續關注!
投資一定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保證獲利。投資人應自行評估風險,並依個人財務狀況與投資目標審慎決策,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