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是台灣投資人最熱門的理財工具,2025年迎來市場規模創新高。
本篇不只會整理 台灣前十大ETF最新排名,還會深入分析它們的 資產規模、績效表現、族群適配度,並點出 「有機會躍升前10名的潛力ETF」,幫助 新手投資人 與 存股族 找到最適合的 投資組合。
什麼是ETF?新手該先懂的觀念
ETF,全名是 Exchange Traded Fund(指數股票型基金),簡單來說就是 「能像股票一樣在市場上買賣的基金」。它的運作方式通常是 追蹤一個特定的指數(例如台灣加權指數、台灣50指數),投資人只要買進ETF,就等於 間接持有那個指數裡的多檔股票。這樣的設計讓ETF具有 分散風險 的優點,比起單押某一檔個股,波動相對穩定。
和傳統基金相比,ETF的 手續費較低,交易透明度高,甚至還能 像股票一樣隨時在市場上買賣。對新手投資人來說,ETF 不需要選股,只要 挑選規模大、成交量高的標的,就能輕鬆入門。
近年來,台灣ETF市場成長快速,台灣ETF總規模已突破兆元,涵蓋範圍從 大盤型、高股息ETF到主題型、債券型 都有,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這也是為什麼 越來越多小資族、上班族與退休族,把ETF視為 長期投資和存股的核心工具。
延伸閱讀:台灣ETF規模排名,最新排行與趨勢分析
台灣ETF推薦誰入榜?2025台灣前十大ETF排行解析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布的最新定期定額統計,前十大定期定額熱門ETF依序為:
- 元大台灣50(0050)
- 元大高股息(0056)
-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
-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 富邦台50(006208)
- 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
- 元大美債20年(00679B)
- 國泰20年美債(00687B)
-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
-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
1.大盤型ETF(0050、006208)
ETF名稱 | 代號 | 特色 | 資產規模 | 適合族群 |
---|---|---|---|---|
元大台灣50 | 0050 | 台灣 ETF 龍頭,追蹤台灣市值前 50 大企業(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等於買台股整體市場 | 超過 6,800 億 | 新手投資人、長期投資族、想跟隨台股大盤的人 |
富邦台50 | 006208 | 與 0050 追蹤同樣指數,費用率較低,流動性稍差,但適合小資族分散投資 | (低於 0050,但仍屬大型ETF) | 小資族、長期投資人、想要0050平價替代方案的人 |
延伸閱讀:0050(元大台灣50)ETF 全面介紹:台灣50指數ETF的分割、配息與投資指南
2.高股息ETF(0056、00878、00919、00929、00713)
ETF名稱 | 代號 | 特色 | 資產規模 | 適合族群 |
---|---|---|---|---|
元大高股息 | 0056 | 台灣最早的高股息ETF之一,配息率高但成分股波動大 | 約 4,851 億 | 追求現金流、能承受股價起伏 |
國泰永續高股息 | 00878 | 人氣最旺,配息相對穩定,每次除息吸引小資族進場 | 超過 4,400 億 | 存股族、小資族 |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 00919 | 2023 年成立,主打高殖利率,規模快速成長 | 突破 4,000 億 | 存股族、短期追息族 |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 | 00929 | 結合科技股+高股息,參與 AI、半導體成長紅利 | 規模持續成長中 | 科技迷、想兼顧息與成長 |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 00713 | 高息+低波動,比其他高股息ETF穩健 | 規模持續成長中 | 保守型投資人、退休族 |
3.債券型ETF(00937B、00679B、00687B)
ETF 名稱 | 代號 | 特色 | 資產規模 | 適合族群 |
---|---|---|---|---|
群益 ESG 投等債 20+ | 00937B | 結合 ESG 與長天期投資等級債 | 約 2,300 億 | 注重永續議題、追求穩定收益 |
元大美債 20 年 | 00679B | 台灣規模最大美債 ETF,避險資金首選 | 約2,300 億 | 想配置防禦型資產、應對股市震盪 |
國泰 20 年美債 | 00687B | 追蹤美國 20 年期以上公債,流動性佳 | 未明確,但規模大 | 長期分散投資、降低股市波動風險 |
新手存股 ETF 該注意什麼?
對剛接觸ETF的新手來說,雖然「定期定額」已經是最簡單的投資方法,但仍有幾個關鍵要點需要注意,才能避免常見的投資誤區。
1.定期定額 vs 單筆投入
- 定期定額:透過固定金額分批買進,能夠平滑成本,減少追高或抄底的壓力,非常適合想要長期存股的人。即使市場短期震盪,也能藉由平均成本法持續累積資產。
- 單筆投入:適合手上有一筆資金的人,能夠快速建立持股部位。不過,單筆投入需要承擔短期波動的風險,對心臟要比較強的新手來說並不一定合適。
2.配息要不要再投入
- 高股息ETF:雖然會提供現金流,但如果能將配息再投入,等於自動幫自己「複利加持」,長期下來資產成長會更快。
- 只看殖利率的陷阱:有些投資人過度關注配息率,而忽略ETF本身的成分股成長性,長期報酬反而會被拖累。
3.短期波動是常態
- 即使ETF已經分散風險,市場價格仍會因國際局勢、利率變化、產業循環而上下震盪。
- 建議新手至少以「三年以上」為基本投資期,才能真正看出ETF的表現。若只想短期獲利,很容易因恐慌賣出而錯失成長機會。
4.不要迷信排行榜
- 規模大 ≠ 一定賺錢:雖然資產規模能代表市場接受度與流動性,但不代表未來一定有好績效。
- 熱門ETF ≠ 適合自己:例如科技型ETF可能很熱門,但如果投資人想要的是穩定現金流,就未必是最佳選擇。
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的ETF?
台灣ETF市場持續成長,截至 2025 年已經有超過兩百檔以上的ETF商品,涵蓋大盤、科技、債券、高股息、永續ESG等不同主題。對新手來說,選擇太多反而會增加決策困難,甚至容易因為跟風或只看殖利率而忽略風險。想要真正挑到適合自己的ETF,必須先釐清投資目標,再從資產規模、費用率到分散配置等角度逐步檢視。以下幾個方向,能幫助投資人更精準地做出選擇。
1. 投資目標明確化
投資ETF前,必須先釐清自己的投資目的。
- 存股領息 → 適合選擇高股息ETF(如 00878、0056、00919),享有穩定配息,適合追求現金流的人。
- 長期成長 → 可選大盤型ETF(如 0050、006208),追蹤台灣50等指數,長期與市場共成長。
- 穩定配置 → 偏好低波動的投資人,可選債券型ETF(如 00937B、00679B),用來平衡資產波動。
2.看資產規模與成交量
ETF的資產規模與成交量,直接影響流動性與交易成本。
- 小規模ETF:可能面臨流動性不足,買賣價差大,不適合新手。
- 大規模ETF:交易活絡、追蹤誤差低,更容易進出。
- 熱門ETF:前十大ETF通常都有規模與流動性優勢,對初學者較友善。
3. 費用率與內扣成本
費用率(管理費 + 保管費)看似差距不大,但長期會吃掉投資報酬。
- 費用率差異:0.2% 與 0.6% 看似只有 0.4%,但若持有 20 年,報酬差異可能超過數十萬。
- 新手建議:優先選擇費用率較低、規模較大的ETF,避免長期被「內扣費用」稀釋報酬。
4. 分散風險,不要 all in 一檔
再熱門的ETF也不代表「買了就穩賺」。
- 多元組合:建議用「大盤 + 高股息 + 債券」組合,降低波動性。
- 避免集中:只買單一高息ETF,可能遇到景氣循環或產業風險,影響投資成果。
5. 長期觀察與調整
ETF不是買了就放著不管,市場趨勢與經濟環境會不斷改變。
- 產業趨勢:AI、半導體、綠能、ESG 都可能影響ETF表現。
- 定期檢視:建議至少每年檢查一次投資組合,觀察標的是否仍符合投資目標。
- 調整配置:若發現報酬不如預期或產業已過熱,可適度調整配置比例。
結論與投資提醒
2025 台灣前十大 ETF 涵蓋 大盤型ETF、高股息ETF、債券ETF、科技與ESG主題,適合不同投資族群。新手想要入門,可以先從 規模大、流動性好 的標的開始,例如 元大台灣50 (0050)、國泰永續高股息 (00878)。
想要領息則可選擇高股息ETF,追求 穩健 則可搭配 債券ETF。投資前,務必確認自己的 目標、風險承受度與投資期限,再搭配 分散配置,才能 穩健累積資產。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金融產品推薦。投資市場波動風險高,請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必要時請諮詢合格之專業顧問。投資盈虧須自行承擔,本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看懂市場,才配在市場獲利。 追蹤 股神GOD,掌握真正的投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