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ETF 在台灣掀起投資熱潮,受益人數突破千萬,幾乎人人都想靠 ETF 打造穩健投資。但 ETF 真的是「省心又安心」嗎?
其實並非全然如此。雖然它有 分散風險、低成本、交易彈性高 等優勢,卻同樣存在 追蹤誤差、清算風險,以及 市場下跌時的虧損壓力。投資前先認清這些限制與風險,才能避免誤踩陷阱。
ETF會賠錢嗎?
很多人以為 ETF 是「穩賺不賠」的工具,但事實並非如此,ETF 並不是保本商品只要標的指數下跌,ETF 同樣會出現虧損。
像是 2022 年美股大跌,不少追蹤 標普500 或 科技股 的 ETF 出現 2~3 成的跌幅,如果投資人選擇 短期進出,確實有可能會賠錢。ETF 的本質是「分散風險、跟隨市場」,因此它更適合用來做 長期投資。若能透過 定期定額 平滑進場成本,才有機會在拉長時間後 降低虧損風險、穩健參與市場成長。
延伸閱讀:2025台灣前十大ETF|新手入門、高股息存股ETF推薦
ETF常見缺點與限制
追蹤誤差
ETF 的設計目標是追蹤特定指數,例如台灣加權指數或高股息指數,但因為有管理費、換股時機點、現金股息再投入等差異,實際績效與指數間會產生落差,稱為「追蹤誤差」。
舉例來說,即使大盤漲幅達 10%,ETF 可能只漲 9.5%,長期下來差距會累積,影響投資人最終報酬。因此,在挑選 ETF 時,可以比較「追蹤誤差」小的商品,避免績效落後太多。
配息不如預期
高股息 ETF 一直是台灣人存股的最愛,但要注意股息並非保證。若成分股企業獲利下滑或調整配息政策,ETF 配息金額就可能下降。很多投資人買進後,心裡期待固定「月配息」或「穩定殖利率」,一旦未達預期,容易失望。這也提醒大家,投資 ETF 應該先看「總報酬」而不是只盯著配息數字。
清算風險
ETF 並不是永遠存在的商品,若規模長期過小(例如低於 5 億或成交量冷清),發行投信公司可能考慮清算或下市。這雖然不代表投資人資金會消失,但會被迫賣出,增加手續費與時間成本。
因此,投資人最好優先挑選資產規模較大、成交量穩定的 ETF,降低清算風險。
報酬率不如想像
許多新手會把 ETF 當成「穩定賺錢」的代名詞,但實際上,ETF 也會遇到牛市跑輸大盤、或主題失靈的狀況。例如高股息 ETF 在景氣大好、成長股領漲的年份,可能大幅落後於台股大盤指數。主題型 ETF(如電動車、半導體)如果風潮退燒,也可能讓投資人長期報酬低於預期。
為什麼有人說「不要買ETF」?
雖然 ETF 在台灣受到廣泛歡迎,但投資論壇(像 PTT、Dcard)以及財經專欄常出現「為什麼不要買 ETF」的討論。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報酬率不如個股
ETF 強調分散投資,漲跌幅相對溫和。對於追求高報酬或短線操作的投資人來說,ETF 缺乏爆發力,容易被認為「賺不到大錢」。
追蹤誤差與成分股限制
部分 ETF 追蹤指數,但可能因費用率、成分調整或流動性不足,導致與指數表現脫節。這在債券型 ETF 或規模較小的 ETF 更常見。
配息不如預期
高股息 ETF 雖然主打穩定配息,但實際配發金額會受市場景氣與成分股獲利影響。若投資人僅因「高股息」而進場,可能會失望。
動投資缺乏靈活性
相比較於主動選股,ETF 無法快速因應市場突發事件。當大盤或產業景氣下滑時,ETF 也會同步下跌,投資人承受的風險並不低。
延伸閱讀:ETF 怎麼買?
定期定額ETF的缺點
定期定額(DCA, Dollar Cost Averaging)被許多投資人視為「懶人理財法」,透過長期投入分散風險。不過,它也有幾個需要注意的缺點:
- 短期震盪仍可能造成虧損:定期定額並不是萬靈丹,如果遇到長期空頭或景氣低迷,報酬率仍可能轉負。新手在前期看到本金縮水,心理壓力會更大,甚至可能中途停扣,失去長期累積的效果。
- 進場時機仍有影響:雖然定期定額能平滑成本,但若剛好在市場高點開始投資,攤平效果有限,短期回報也會受壓抑。這代表即使「固定扣款」,還是要留意市場循環與總體經濟趨勢。
- 資金效率不一定最佳:有些投資人認為一次性投入(Lump Sum)在長期統計下,平均報酬往往優於定期定額。換句話說,定期定額雖降低波動,但也可能錯失快速累積資產的機會。
- ETF挑選影響很大:如果選到冷門或規模太小的 ETF,不僅買賣不容易(流動性差),追蹤指數的表現也可能不準確(追蹤誤差高),長期績效就會被拖累。就算你用定期定額方式投入,也沒辦法改變這些 ETF 自身的結構性問題。
ETF 優缺點比較表
優點
- 投資成本低:ETF 的手續費與管理費較低,管理方式多為被動式,通常比主動型基金便宜。
- 分散風險:一次持有一籃子股票或債券,降低單一個股暴跌的風險。
- 流動性佳:可在交易所掛牌即時買賣,熱門ETF如0050、00878成交量大、流動性高。
- 透明度高:持股組成每日公布,投資標的清楚明確,比起傳統基金更透明。
- 投資方式彈性高:適合定期定額、小額長期投入,理財門檻低、彈性大。
- 穩定配息吸引人:部分 ETF 有穩定配息機制,適合追求現金流的投資人。
缺點
- 仍需支付管理費:雖然費用較低,但長期持有仍需負擔基本管理費。
- 無法避開系統性風險:ETF 無法主動操作,遇到整體市場下跌(如疫情、金融危機)一樣會受傷。
- 流動性不一:冷門 ETF 交易量低,買賣可能出現價差,進出不易。
- 無主動操作彈性:ETF 不會主動調整持股,無法應對突發市場事件。
- 短期投資風險仍在:若短線操作,仍可能承擔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 配息不等於獲利:高股息可能影響淨值成長,季配/年配時間固定,也未必符合所有人需求。
ETF 常見問題 Q&A
Q1:在台灣怎麼買ETF?
只要開證券戶和銀行帳戶,就能透過APP或電腦買ETF。方式有整股、零股和定期定額,新手常用定期定額,像 0050、0056、00878 都能輕鬆入手。
Q2:第一次買ETF要注意什麼?
ETF不是保本商品,要先想清楚目標:領息還是成長。建議新手從 定期定額 開始,降低進場風險,不要急著一次重押。
Q3:為什麼有人說不要買ETF?
ETF會隨大盤漲跌,有些還過度集中產業,短期波動大。若心態不穩,容易在下跌時賠錢賣出,所以比較適合長期投資,而非短線投機。
Q4:ETF定期定額怎麼買?
在券商APP設定金額和日期,就能自動扣款。優點是 分散成本,不用擔心買在高點,很適合小資族與新手。
結論與投資提醒
定期定額ETF 確實是 新手入門投資的熱門選擇,它能 分散進場時機、降低一次性投資風險。
但投資人要注意,這並非 穩賺不賠的工具,仍存在像是 報酬受市場波動影響、短期內可能落後大盤、手續費累積壓縮報酬 等缺點。
建議投資前先確認自身的 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度,並比較不同ETF的 標的、配息策略與管理費用,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標的。
記住:長期持有與紀律投入,才是 定期定額ETF 能發揮效果的關鍵。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金融產品推薦。投資市場波動風險高,請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必要時請諮詢合格之專業顧問。投資盈虧須自行承擔,本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看懂市場,才配在市場獲利。 追蹤 股神GOD,掌握真正的投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