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剛開始投資時,常會卡在一個問題:「該選股票還是基金?」
其實在台灣,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已經成為超過千萬投資人的共同選擇。
它簡單、透明、門檻低,不需選股,也能跟著市場成長。到了 2025 年,從 高股息 ETF 到 科技型 ETF,
不論你想要穩穩領股息,或是布局成長題材,都能找到合適標的。
這篇文章將一次帶你掌握:
ETF 的買進流程、優缺點分析,以及 2025 年新手推薦標的,
幫你避開資訊雜訊,輕鬆開始定期定額投資。
什麼是ETF?為什麼台灣人愛買ETF
在開始學習 怎麼買 ETF 之前,先了解 「ETF 是什麼」 非常重要。很多新手投資人一開始聽到 ETF,會覺得 很像股票、又有點像基金,但其實 ETF 有它獨特的運作方式,也是近年來台灣投資人最愛的商品之一。
ETF的基本概念
ETF(Exchange Traded Fund,指數股票型基金)就是「能在交易所像股票一樣買賣的基金」。
它通常會 追蹤某個指數,例如:
- 台灣加權指數
- 台灣50指數
- 特定產業(像 科技、金融)的指數
投資人只要買一張 ETF,就等於一次買進整個指數裡的 多檔股票達到 「分散風險」 的效果。
ETF與股票、基金的差別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 ETF,常常會把它和 股票、共同基金 搞混。其實三者最大的不同,在於 投資標的範圍 和 交易的方式。ETF 就像是把一籃子的股票打包成一個商品,能像股票一樣在市場上即時買賣;而傳統的共同基金則是由基金公司操作,通常一天只會有一個淨值價格,不能即時交易。
ETF、股票、基金差異比較表
項目 | ETF | 股票 | 傳統基金 |
---|---|---|---|
投資標的 | 一籃子股票(如台灣50包含50檔龍頭股) | 單一公司(如台積電) | 多數為一籃子股票,由基金公司挑選 |
交易方式 | 像股票一樣在市場上即時買賣 | 市場即時買賣 | 通常透過投信公司申購/贖回,每日一個淨值 |
分散風險 | 高(一次投資多家公司) | 低(完全依賴單一公司表現) | 高 |
透明度 | 高(每日公布成分股) | 高(公開資訊透明) | 較低(部分基金成分不易查詢) |
流動性 | 高(熱門ETF如0050、00878成交量大) | 高 | 較低 |
交易時間 | 市場開盤時間內皆可交易 | 市場開盤時間內皆可交易 | 僅能在申購日執行,無即時交易 |
手續費用 | 低(多為0.2%~0.6%管理費) | 低(券商手續費) | 高(申購/贖回費用+管理費) |
適合族群 | 想分散風險、長期投資、新手 | 熟悉個股分析、有操作時間與經驗的人 | 追求穩健但不介意費用與資訊不透明的投資人 |
為什麼ETF在台灣受歡迎
ETF在台灣近年熱度大爆發,不僅年輕人喜歡,退休族、上班族也紛紛參與,原因主要有:
1.存股風潮
高股息ETF(例如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精選高息00919)因為能定期配息,讓投資人有「領被動收入」的感覺,很像把ETF當作第二份薪水。
2.進入門檻低
不像買房或買整張高價股需要大筆資金,ETF一張可能只要幾千元,甚至幾百元就能買零股,對小資族來說非常友善。
3.定期定額方便
券商提供ETF定期定額扣款,讓投資人可以每月固定扣款,強迫儲蓄並分散風險,無需擔心買在高點。
4.政策與數據支持
根據證交所統計,台灣ETF受益人數已突破 1,100萬人,幾乎相當於每兩個台灣上班族就有一人持有ETF。成交量排行中,前幾名ETF日成交動輒數十萬張,流動性極佳。
5.多元商品選擇
除了台股ETF,還有美債ETF、科技ETF、ESG永續ETF等,滿足不同族群的投資需求。
如果想知道最新人氣ETF有哪些,可以直接看這篇整理,快速掌握熱門標的。
2025台灣前十大ETF排行
在台灣怎麼買ETF?六步驟流程教學
- 步驟一:開立證券戶
- 步驟二:設立交割銀行帳戶
- 步驟三:下載券商 App 並登入
- 步驟四:搜尋想買的 ETF
- 步驟五:選擇交易方式並下單
- 步驟六:完成下單與成交通知
ETF開戶需要準備什麼?
在台灣投資ETF的第一步,就是要開立證券戶與銀行交割帳戶。雖然聽起來麻煩,但其實流程相當快速,尤其現在已經能透過手機線上完成。
- 證券戶:需要準備身分證與第二證件(如健保卡或駕照),大部分券商的官方APP支援「線上開戶」,只要上傳文件拍照+視訊驗證,最快當天就能開好。
- 交割帳戶:用來收款與付款,建議直接選擇與券商合作的銀行,扣款入帳速度更快,還能免手續費。
選券商除了傳統的「營業據點多」外,現在更多人看重:
- 手續費折扣(是否提供定期定額、零股的優惠方案,例如「手續費1元」)
- 下單軟體是否順暢、支援零股、是否能即時顯示報酬率
- 有無額外功能(如智能選股、ETF定期定額試算工具)
延伸閱讀:第一證券 Firstrade 開戶教學
ETF下單方式
ETF的下單方式彈性多元,投資人可以依照資金狀況來選擇:
1.一般整張交易:以 1 張(1,000股)為單位,資金需求較高,但成交速度快、手續費比率相對划算。
2.零股交易:最小單位是 1 股,入門門檻低,特別適合剛開始的小資族、新鮮人,或是想試試某檔ETF表現的投資人。
3.定期定額:設定固定金額(如每月 3,000 元),由券商自動扣款買入ETF。這種方式能「平均成本」,不怕短期市場波動,是新手或上班族長期投資的好選擇。
小技巧:很多人會先從零股或定期定額開始累積,等存到一定金額後再轉成整張交易,這樣壓力小也能養成穩定投資的習慣。
ETF新手證券戶推薦
證券商 | 手續費優惠 | 下單介面 | 優勢特色 | 適合族群 |
---|---|---|---|---|
元大證券 | 定期定額交易「每筆手續費僅 1 元」 | App簡單,功能完整 | 規模大、服務據點多 | 想要穩定、服務據點方便的新手 |
永豐金證券 | 手續費最低可到1元 | 「大戶投」App介面友善 | 零股交易熱門,優惠多 | 小資族、想低成本存股的人 |
國泰證卷 | 手續費6折左右,新戶方案 | 「國泰e+」功能整合 | 搭配國泰世華帳戶轉帳方便 | 已有國泰帳戶,想要一站式服務的人 |
小提醒:不同券商的開戶禮也可能不同,有些會送交易手續費折扣、現金回饋或ETF體驗金,新手可以比較後再決定。
ETF手續費與注意事項
雖然ETF投資相對簡單,但仍有幾個費用和重點要注意:
- 手續費:證交所規定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 1.425,但券商通常會提供折扣 (最低可到千分之0.3),零股與定期定額則可能有「最低手續費1元」優惠。
- 交易稅:股票型ETF(包含高股息ETF)需收取 0.3% 證交稅;但債券ETF與反向ETF免證交稅,這是它們吸引投資人的原因之一。
- 其他注意事項:
- 追蹤指數:要清楚ETF追蹤的標的是什麼(如台灣50、台灣高股息、科技產業等)。
- 殖利率與配息:高股息ETF常被當作存股標的,但配息並非保證,要留意配息率是否能長期維持。
- 資產規模與成交量:規模大、成交量高的ETF流動性較佳,較不容易遇到買不到或賣不掉的情況。
ETF投資優缺點分析
優點
- 分散風險:ETF 通常追蹤一籃子股票或債券,例如台灣50包含 50 檔大型股票,一次投資多家公司,降低單一個股暴跌的風險。
- 投資門檻低:可零股交易或定期定額,最低幾百元就能開始,適合學生、小資族、新鮮人。
- 透明度高:每日公布成分股與比例,投資標的一目了然,相較於傳統基金更透明。
- 流動性佳:熱門ETF如0050、00878、00919等成交量大,買賣容易,不易遇到流動性不足問題。
- 成本較低:管理費率多落在 0.2%~0.6%,低於主動型基金,可長期節省投資成本。
缺點
- 報酬率不一定最高:被動追蹤指數,不會主動挑股,報酬可能不如選股高手或主動型基金。
- 指數限制:若整體指數下跌(如景氣循環或科技修正),ETF自然也會表現不佳。
- 配息不等於報酬:高股息ETF可能犧牲成長性,不代表配越多就越賺,要有正確認知。
- 短期波動仍存在:分散風險不代表避險,遇到系統性大跌(如疫情或金融風暴),ETF照樣會下跌。
適合投資ETF的人
適合族群 | 說明 |
---|---|
新手投資人 | 剛接觸股市、不熟個股分析,從ETF起步可降低學習與操作難度。 |
上班族 | 沒時間盯盤,透過定期定額布局ETF,穩健累積資產。 |
存股族 | 喜歡領息的人可選高股息ETF,打造退休金或被動收入。 |
穩健型投資人 | 不想承擔個股高波動,ETF提供平均分散的報酬與風險配置。 |
ETF常見問題Q&A
Q1:在台灣怎麼買ETF?
只要開證券戶和銀行帳戶,就能透過APP或電腦買ETF。方式有整股、零股和定期定額,新手常用定期定額,像 0050、0056、00878 都能輕鬆入手。
Q2:第一次買ETF要注意什麼?
ETF不是保本商品,要先想清楚目標:領息還是成長。建議新手從 定期定額 開始,降低進場風險,不要急著一次重押。
Q3:為什麼有人說不要買ETF?
ETF會隨大盤漲跌,有些還過度集中產業,短期波動大。若心態不穩,容易在下跌時賠錢賣出,所以比較適合長期投資,而非短線投機。
Q4:ETF定期定額怎麼買?
在券商APP設定金額和日期,就能自動扣款。優點是 分散成本,不用擔心買在高點,很適合小資族與新手。
結論與投資提醒|ETF投資適合你嗎?
ETF 在台灣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投資工具之一,不論是想 穩健存股、追求被動收入,還是希望 分散風險,新手都能用少少資金開始投資。雖然 ETF 具備透明、低成本、分散投資等優點,但依舊存在 市場波動、配息不等於報酬 等限制,因此在投資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度。
如果你是 剛入門的小資族,建議可以從 「定期定額」 或 「熱門高股息ETF」 入手,一邊累積資產、一邊熟悉市場節奏。而如果你希望 追求長期資本成長,則可以選擇 追蹤大盤指數 或 聚焦科技產業的 ETF,參與整體市場或成長型產業的長期紅利。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金融產品推薦。投資市場波動風險高,請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必要時請諮詢合格之專業顧問。投資盈虧須自行承擔,本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看懂市場,才配在市場獲利。 追蹤 股神GOD,掌握真正的投資智慧!